李嘉诚
李嘉诚1928年7月29日出生于广东潮州潮安县,汉族,祖籍福建莆田,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及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资深顾问。 连续21年蝉联香港首富,1999年始连续15年华人首富。
1939年6月,刚读初中的李嘉诚与家人辗转到香港,一家人寄居在舅父庄静庵的家里。1958年开始投资地产。1979年购入老牌英资商行“和记黄埔”,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。1981年获选“香港风云人物”和太平绅士。1989年获英国女王颁发的CBE勋衔、1992年被聘为港事顾问、1993年度香港风云人物、1995年至1997年任特区筹备委员会委员。自从1999年被福布斯评为全球华人首富以来,连续15年蝉联华人首富宝座。2011年,李嘉诚工夫茶传奇故事入选国家孔子学院汉语外教文章。2015年3月下旬,李嘉诚旗下公司和记黄埔与西班牙电信公司Telefonica达成最终协议,和记黄埔有限公司将斥资约102.5亿英镑(约合956亿元人民币)收购英国第二大移动电信运营商。 2017年11月,李嘉诚基金会决定未来8年再捐资20亿元支持汕头大学建设。 2018年5月10日,李嘉诚正式退休;6月29日,李嘉诚辞去汕头大学校董会名誉主席职务;9月,李嘉诚入选“世界最具影响力十大华商人物”。
1928年7月29日,李嘉诚生于广东潮州潮安县北门街面线巷的一个家庭。5岁那年,李嘉诚在父亲李云经的引导下, 祭拜孔子儒学,进入观海寺小学念书。1937年7月7日,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,1938年日军轰炸潮州。1939年6月,刚刚读初中的李嘉诚与家人辗转到香港,一家人寄居在舅父庄静庵的家里。
1941年12月8日,太平洋战争爆发,圣诞节前夕,香港英军向日军投降。港币不断贬值,物价飞涨,李家生活愈加困难,而父亲李云经又在这时因劳累过度染上肺病。1943年冬天,父亲病重,他把李嘉诚叫到床前,轻声告诫道:求人不如求己,吃得苦中苦,方为人上人等训言。失意时莫灰心,得意时莫忘形。父亲病逝,为了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,14岁的李嘉诚被迫辍学走上社会谋生,会看面相的同乡认为他“眼眸无神,骨架瘦弱,未来恐难成大器”。李嘉诚先在舅父庄静庵的中南钟表公司当泡茶扫地的小学徒,学到的第一个功夫就是察言观色,见机行事。
1945年,8月日本投降。李嘉诚被调入高升街的一间钟表店当店员,学会了钟表装配修理技术。
1947年,李嘉诚因不愿长期寄人篱下,便到一家五金厂当推销员,开始了香港人称之为“行街仔”的推销生涯。
1948年,由于出色的推销成绩,20岁的李嘉诚便升任塑料花厂的总经理。
1950年,年仅22岁的李嘉诚用平时省吃俭用积蓄的7000美元在筲箕湾创办长江塑胶厂。“长江”取意于“长江不择细流,故能浩荡万里”。办厂初期,曾经出过质量事故,李嘉诚在表妹庄月明的鼓励之下度过了难关。 1955年,长江塑胶厂终于出现了转机,产销渐入佳境。1957年,李嘉诚阅读新一期的英文版《塑胶》杂志,无意看到一则消息:意大利一家公司利用塑胶原料制造塑胶花,正全面倾销欧美市场。这则消息使李嘉诚意识到:塑胶花也会在香港流行。于是李嘉诚到意大利考察,回港后率先推出塑胶花,随即成为热销产品。
李嘉诚在香港快人一步研制出塑胶花,填补了香港市场的空白。走物美价廉的销售路线,大部分经销商都非常爽快地按李嘉诚的报价签订供销合约。有的为了买断权益,主动提出预付50%订金。李嘉诚掀起了香港消费新潮流,长江塑胶厂由默默无闻的小厂一下子蜚声香港塑胶业界。
1957年岁尾,长江塑胶厂改名为长江工业有限公司。公司总部由新莆岗搬到北角,李嘉诚任董事长兼总经理。厂房分为两处,一处仍生产塑胶玩具,另一处生产塑胶花。李嘉诚把塑胶花作为重点产品。塑胶花为李嘉诚带来数千万港元的盈利,长江厂成为世界最大的塑胶花生产厂家。不久,他又积极开拓世界市场,并成为“塑胶花大王”。
1958年,李嘉诚在港岛北角建起了第一幢12层高工业大厦,正式介入地产市场;1960年,又在柴湾兴建了第二幢工业大厦,李嘉诚的事业迅速走向辉煌。
1963年,与庄月明结婚。
1967年,左派暴动,地价暴跌,李氏以低价购入大批土地储备。
1972年,“长江实业”上市,其股票被超额认购65倍。
1979年,“长江实业”宣布与汇丰银行达成协议,斥资6.2亿元,从汇丰集团购入老牌英资商行--“和记黄埔”22.4%的股权,李嘉诚因而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。
········
2009年,长江实业总市值约为10000亿港元。
2010年7月30日,亚洲首富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基建、港灯、李嘉诚基金会有限公司及李嘉诚(海外)基金会,以57.75亿英镑竞购法国电力集团旗下部分英国电网业务。
2011年9月28日,国家孔子学院把成就李嘉诚的一道工夫茶传奇故事搬上国际频道,中英文全球推广 。
李嘉诚当年创建长江塑胶厂,把从意大利偷师学艺回来的塑料花生产技术应用上,一时间生意火爆。由于产品供不应求,出现了降低产品质量来应付订单的情况。结果许多客户
对低质量的产品要求退货,银行追债,客户追款,塑胶厂顿时陷入困境,濒临破产。
一天,母亲庄碧琴叫李嘉诚:“儿啊,给妈妈泡一道功夫茶。”李嘉诚用地道的凤凰茶给妈妈泡上一道潮州工夫茶。 庄碧琴吩咐李嘉诚坐下来,品了几口茶后,问:“你认识老家开元寺法号叫元寂那个住持么?” 未等李嘉诚回答,庄碧琴继续说道:“元寂年事已高,希望找个合适的接班人。候选人是他的两个徒弟,一个法号一寂,另一个法号二寂。” 李嘉诚静静地听着母亲说,并不插话,只是给母亲满上一杯功夫茶。 庄碧琴呷了一口功夫茶,又接着说:“元寂把这两个徒弟都叫到跟前,说:‘我给你俩每人一袋稻谷,第二年秋天以谷为答卷,谁收获的谷子多,谁就是我的接班人。’第二年秋天到了,一寂挑来满满的一担谷子,二寂则两手空空。元寂却当众宣布二寂担当接班人。元寂微微一笑,高声地对众人说:‘我给一寂和二寂的谷子,都是用滚水煮熟的。显然,二寂是诚实的,理应由他来当住持。’于是,众人悦服。” 庄碧琴忽然话锋一转,“经商如同做人,诚信当头,则无危而不克了。” 李嘉诚听罢母亲的话,深有感悟。不久,李嘉诚的诚信打动了银行、供货商和员工,形势因之好转,危机成就了商机。李嘉诚从此在商界站稳了脚跟。
李嘉诚一次从家中出来,正当秘书为其开车门弯腰欲上车的刹那,不小心从上衣口袋掉出一个硬币,滚落到路边的井盖下面。于是李嘉诚让秘书通知专人前来揭开井盖,最终找到了硬币,于是李嘉诚先生“奖励”这位服务人员100元港币。有人不解,以为“落井”的这枚硬币有特殊身份,其实就是普通硬币。李嘉诚这样解析:一枚硬币也是财富,如果你忽视它,它“落井”了,你不去救它,那么慢慢地财神就会离你而去;钱可以使用出去,但不能浪费。100元港币则是李嘉诚对服务的满意、也是该付的报酬。
取之社会,用之社会。自1980年创立基金会至今,李嘉诚已向其捐出145亿港元。对于财富,李嘉诚说:多年前的一个晚上,他辗转反侧,最后豁然开朗,他顿悟了把基金会视作第三个儿子的道理,这样才会全心全意爱护,给其分配财产,使基金获得所需资源,落实一切公益专案,把自己的心愿永远延续下去。基金会成立33年来,从不向外募捐,捐款人只有李嘉诚一人,他不求名,在内地捐款,拒绝所有的建筑物以他的名字命名。他规定基金会80%以上的捐款用于大中华地区,不超过20%的用在海外。
详细了解请百度搜索